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14

Rolling to Atlanta # 4 - Winston-Salem NC (Moravians)

Image
第四站:Winston-Salem, North Carolina * 8/15/2014 * 從 Jamestown VA 往西南到 Winston-Salem NC,約 250 miles, 開車約4 ~4小時30分鐘 位於北卡羅萊納州 Winston-Salem 的 Salem, 於1766年由莫拉維亞弟亞會建立。莫拉維亞弟兄會於1741年在賓州建立伯利恆時帶著三項使命:首先是向周圍印弟安人宣教;其次是向同來美洲殖民的歐洲白人傳福音;最後一項是為了莫拉維亞信徒之間彼此的需要,過著共同操作勞力生產,互相分享所得物品的生活。 莫拉維亞弟兄會在賓州伯利恆所建立的誠信及互助互惠社會經濟模式,為他們贏得的美名,也傳到了 Granville 伯爵的耳中。Granville 伯爵在卡羅萊納州擁有一塊廣大的領地,也對移居到他那裡的人有所期待。因此,當他聽聞莫拉維亞弟兄會在賓州伯利恆的殖民模式,深為欣賞,特別找人到賓州尋問莫拉維亞弟兄會是否有興趣到他的領地買地開墾。 1752年賓州莫拉維亞弟兄會的一群人,由 Spangenberg 主教帶領前來查看 Granville 伯爵的領地,最後決定向他買了約100,000 英畝地 (acres),並為這塊地取名為Wachau (英文為 Wachovia),  為了記念欽岑多夫 (Zinzendorf) 在奧地利靠近 Wach River 的祖居。從1753前開始,因著移民人口的增加,延著 Wachovia 陸續發展出三個城鎮:Bethabara (1753), Bethania (1759), 以及 Salem(1766)。Salem 是這個有計劃殖民所設立的最後一個鎮。 Winkler Bakery, 1800 商店裡展示著早期製作糕餅的器具,也販賣新鮮的麵包及有名的 Sugar cookies Winston-Salem, NC,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5/2014 有意思的是,1753年最早由賓州伯利恆前往北卡 Wachovia 的12位男士是經過挑選的。他們必須具有特別的生活技能(如工藝、農耕⋯⋯)、身體強健,以及美好的屬靈生命,才能適應荒野的新殖民地開墾工作,以及提供社會宣教服務給周圍的人。具體而言,這12位成員包含了傳道人、商業管理員、醫生、製鞋匠、磨坊師傅、木匠、裁縫師、園藝...

Rolling to Atlanta # 3 - Jamestown VA (英國最早的殖民城)

Image
第三站:維吉尼亞州的詹姆斯城 (Jamestown VA) * 8/14/2014 * 從賓州蘭卡斯特往東南到維吉尼亞州的詹姆斯城,約 275-280 miles,開車約5小時30分鐘 Jamestown 是英國人來美洲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地。1606年12月由承包移民事業的英國維吉尼亞公司,以三艘船共載著105位船員及乘客由倫敦出發;1607年5月13日來到維吉尼亞時,104位上岸,僅一位死於途中。 1957年重建當時的三艘船 (因為我的技術不佳,第三艘船只照到它的桅桿) Jamestown Settlement Museum,  Jamestown, VA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4/2014 來到 Jamestown 的這群乘客,並不是無法在英國生存的無業遊民,他們都屬於上流社會成員。除了帶著英國國王的政治企圖之外,他們跟隨著一股維吉尼亞熱 "the Virginian fever" (Ben Johnson)來追逐金子及銀子,以期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簡單而言,"淘金" 是他們來到美洲殖民的主要目的。 由於來自上流社會,加上 Jamestown 沒有足夠的人力可為他們勞力差遣,這群移民者開始的生活並不順利。第二年也就是1608年,當 Captain John Smith 成為殖民地領導者時,便訂定了  “no work, no food” 的政策,要求他們必須自己動手勞力工作,才能有食物可吃。這可能是這群淘金者作夢也不會發生的事! 倣製當時在 Jamestown Fort 的英國人住家,  Jamestown Settlement Museum,  Jamestown, VA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4/2014 倣製當時的教堂內部,  Jamestown Settlement Museum,  Jamestown, VA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4/2014 另一個移民者遭遇的問題是與當地人的衝突。Powhatan 是當地印第安人的一支,1570年已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及信仰。因此,當1570年代西班牙人試圖在那裡殖民時,便遭遇Powhatan 一族的人強烈的抵抗。一般而言,“征服,移民,傳福音" ("conquest,...

Rolling to Atlanta # 2 - 賓州的蘭開斯特(Amish & Mennonites)

Image
第二站:賓州的蘭卡斯特 (Lancaster PA) * 8/13/2014 * 賓州的伯利恆到蘭卡斯特約 76 miles , 開車約需1小時30分鐘 賓州的蘭卡斯特 (Lancaster PA)因著 Amish (阿米胥) 及 Mennonites (門諾會),一群歐洲基督徒於1720-1760之間移居此地而著名。 Amish 及 Mennonites 都源於瑞士蘇黎士 (Zurich, Switzerland) 於1520年代開始興起的重洗派 (Anabaptists)。重洗派屬於當時歐洲宗教改革裡較激進的一派,他們不滿意路德在德國或慈運理在瑞士的改革,倡言更嚴謹的遵守聖經的教訓及道德標凖、更遠離世俗的風俗及政體。 路德宗及長老宗教會都維持天主教流傳的嬰兒洗,重洗派人士不接受嬰兒洗,認為一個人必須在成年時出於個人意願之下才能接受洗禮。而最早的這群重洗派人士,雖已在嬰兒時期被施了洗,他們認為無效,便自行彼此給對方再施洗一次,故得名重洗派,倒不是因為主張要受洗兩次。除了洗禮的問題,重洗派信徒也主張不起誓言,不遵從地上任何政治或宗教領袖的權柄,所以不付稅也不當兵⋯⋯這些都造成他們與社會互動的衝突,也有人因而被判為異端受迫害。不過仍有不少重洗派信徒分佈在歐洲的瑞士、莫拉維亞、德國北方及南方、奥地利、以及荷蘭。  Mennonites 是重洗派的一支,於1545年由 Menno Simons 在荷蘭帶領發展,之後移民到普魯士、蘇聯、及北美。雖然重洗派被認為激進了些,卻仍有這派的信徒不滿意當時的信仰實踐,主張過更保守的生活,並嚴格的遵守教規 。這些人於1693年由 Jacob Ammann,一位瑞士重洗派的領袖所帶領,自原有的重洗派分別出來,這群人便叫做 Amish。 Amish 基督徒至今仍堅持保守的信仰理念,過著遠離現代化功能的生活:不開汽車,出門以灰黑色的馬車(Buggy) 或以腳踏板輪車 (scooter) 代步。能源則使用柴油或汽油 (diesel or gasoline)  而不用電力,所以家中沒有電燈、電視、電器用品、更別說手機了。電話是少數被容許的,但是不能設在家中,必須設在屋外。他們從事農業及畜牧業,馬及騾子為主要的勞動工具。 馬車是 Amish 主要的交通工具,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3/2014 Bug...

Rolling to Atlanta #1 - 賓州的伯利恆城

Image
"Rolling to Atlanta",從波士頓 "滾" 到亞特蘭大是今年暑假全家的大事,為的是開車護送女兒到那裡就讀研究所。藉這機會一路走走停停,整個行程從麻州開始,穿越了10 個州,原本兩天可以走完的行程,共以五天的時間完成。行程中特別走訪了幾個早期歐洲基督徒移民美國的歷史古城,尋訪古道,追憶先賢的信仰遺跡。 第一站:賓州的伯利恆城 (Bethlehem PA) *  8/12/2014 * 波士頓到賓州的伯利恆城約 300 miles,開車(加上塞車)約需5-6小時                                                            Bethlehem PA,  Photo by Chaoluan Kao, 8/12/2014 賓州的伯利恆城於1741年聖誕節前夕由莫拉維亞弟兄會 (the Moravians) 的基督徒建立,故名為伯利恆,過去數十年來發展為為美國最饒富聖誕節氣息的城鎮。上圖的牌匾設立於1741年3月9日他們蓋的第一個房子的位置,如今是 Hotel Bethlehem 所在地。 莫拉維亞弟兄會源於15世紀由約翰胡司 (Jan Hus 或 John Huss) 領導的胡司改教運動 (The Hussite Movement)。早於馬丁路德改教前100年,胡司於捷克 (Czech) 倡言改教,他除了要求當時的天主教會廢除贖罪卷的發售及煉獄的教義,也希望教會能容許神職人員結婚,信徒在守聖餐時有權利領取餅及杯,並且以信徒通用及聽得懂的語言,而不是拉丁文進行主日崇拜。比起路德,胡司算是真正的改教先驅,無奈時機不成熟,他被天主教會判為異端被焚燒殉道而死。 胡司死後約50年之間,他的跟隨者在波希米亞 (Bohemia) 成立了波希米亞弟兄會 (Bohemian Brethren), 他們自稱為隱藏的種子( the Hidden Seed) 持續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