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姆對路德改教的回應

"Portrait of Desiderius Erasmus of Rotterdam
with Renaissance Pilaster" 1523
Painting by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1498–1543)
Photo from Wikipedia



從新教的角度,我們相當推崇馬丁路德勇敢的推動教會改革,也由於他及一些改教者的努力,使得教會重新走回合於聖經教導的方向。不過,當改教運動開展之際,並非所有教會人士都響應路德,其中一位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伊拉斯姆(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

伊拉斯姆是位荷蘭的人文主義學者,於1506年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平生致力於希臘文原文閱讀及翻譯新約聖經,除了從聖經的教導了解耶穌的救贖是一份白白的恩典之外,他也從中發現當時中世紀教會許多錯誤的教導,例如:以購買贖罪卷換取贖罪的要求。青少年時期因為父親離家去當修士,母親去世之後,監護人不願照養他及他的哥哥,便將他們兩人送進了修道院,在這樣不情願之下他成了一名修士。

個人的學問研究及修道生活經驗,使得伊拉斯姆認為當時教會需要的更新改革包含了:去除不必要的規條及繁複的禮儀,並回到基督教最核心之地--信心、基督、及福音。即便教會需要有任何的形式、禮儀、或教義的教導,也都應朝著培養敬虔生命為目標而有的。1509年伊拉斯姆寫了一本書名為“In The Praise of Folly”。這本書以幽默的筆法嘲笑了當時主流教會及政治社會的愚笨,以及如何以自己的愚笨自誇來建構他們的世界。除了這本書,他還寫了一些文意指出教會的問題。不過,當路德於1517年開始提倡改教,甚至不惜在1520年與天主教教會決裂之際,伊拉斯姆不但不支持路德的改教運動,還公開寫信責備路德不當如此情緒化的與教會對抗。

為何伊拉斯姆針貶教會的問題,卻不願響應路德的改教事業呢?原因之一是他對教會合一的看重,不願為了改革而與現存的教會分裂。伊拉斯姆於1533年寫了一篇文章試圖挽回決裂的兩方。他引用以賽亞書32:18 “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穩的住處,平靜的安歇所”為題,認為我們若在教會尋求及強調合一的話,信徒便能享有以賽亞所說的和平及平安。他也從詩篇83篇看到,聖靈命令我們要在教會維持公平及協和的關係。(註:這是伊拉斯姆對詩篇83篇的解讀,我個人不太明白也不太有把握他的看法是否合於經文的意思。)顯而易見,基於效法基督的路徑--基督與神合一,信徒彼此合一,伊拉斯姆因而不願為了改教而走到與教會分裂的結果。

伊拉斯姆本身的和平主義傾向也是他不願加入改教行列的另一個原因。他曾經在1519年寫了一封信給路德,提到温和及禮貌而不是叫囂的改教方式更能帶來理想的結果。言下之意,他並不認同路德的激烈對抗方式,因而提醒路德改用比較温和及和善的口氣來表達他的改教理念。伊拉斯姆也勸勉路德:我們必須學習承受一種為了避免顯出傲慢,或為了不造成分黨傾軋而自我克制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基督的精神正是如此。同時也要留意不讓我們為了改革而落入憤怒、仇恨、或野心的境地,因為正是這種不顧一切的宗教激情所引發的心態會腐化我們的生命。他不但如此提醒路德,也寫信給當時的教皇呼籲他以温和的方式回應路德的改教。

顯然天主教會及路德雙方都不接受伊拉斯姆的調停。伊拉斯姆於1525到15542年所發表的一些文章書籍被天主教會禁止出版。路德雖然理解伊拉斯姆的用心,也同意應以理性温和的方式處理問題,他反駁道:信仰的良知及真理不能為了講求教會的合一而妥協;信仰的合一是一回事,愛又是另一回事。路德不願為了愛弟兄及合一的要求而將教會的弊病棄之不顧,仍持續他的改教事工。

伊拉斯姆及路德兩人面對相同的教會問題,卻呈現不同的回應方式。從心態及理念的角度,伊拉斯姆察覺到教會有所弊病需要修復,但是在行動上他卻退縮了。他為了愛及合一而不願加入路德的行列;而路德及其他改教人士則為了信仰真理的申張挺身而出。有人因而認為改教運動是由伊拉斯姆下了蛋,最後由路德及慈運理(Zwingli)等人把它孵出來!

五百年後的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實在無法想像若當時路德追隨伊拉斯姆的合一理念,現今基督教將以何種面貌呈現?不過五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除了感謝路德帶給我們一個更新的教會環境,以及刺激了天主教會後來的改革,卻也看到新教教會的另一個隱憂--教會一遇紛爭不合就分裂。自立門戶的現象使得現今新教教會已經變質為深具個人主義色彩的教會;有些教會也早已走到不合聖經教導的景況,卻沒有一個地上的權威人物或組織可以改變得來。反觀天主教,至今仍有個最高機構可以制衡或導引教會的方向。從現今反思過去,伊拉斯姆雖然不願參與改教,他對路德的鑑言對現今教會仍是個重要及寶貴的提醒:尋求服事神的機會,或尋求改革更新的同時,我們的生命及態度當留心學習自我節制,並防止如何不因個人宗教的熱情及野心,而腐化了一個基督徒當活出的端莊及效法基督的生命樣式!

(本文原載於筆者先前的部落格 5/28/2014)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哥林多前書小組查經(潘儒達編寫)

創世記小組查經(潘儒達編寫)

路加福音小組查經(高昭鑾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