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究竟是誰?
馬利亞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女性。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不是成為世上的政治君王,反而以囚犯的身份為人代死在十字架上,甚至死的時候也不是英雄式的殉道。身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因而在傳統猶太教的眼中,是一位叛教者的母親;她一點也沒有享受到母以子貴的尊榮。因著對神的敬畏,馬利亞承擔起這份不容易的使命。她的那首馬利亞頌歌(路加福音1:46-55),特別是開頭語:"我心尊主為大" 已清楚顯示出她的敬虔及順服。
正是馬利亞的這份美德,使得後世的人不但尊崇她,更賦與她一些超越了神所計劃的使命及角色。馬利亞被推崇始於第9世紀,一位聖本篤修道會(Benedictine) 的修士將尊崇馬利亞的禱文正式放入他的修會中,成為修士修女必須唸誦的禱文之一。到了11世紀中葉,教宗要求神職人員以這份尊崇馬利亞的禱文為參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及生病的人唸誦,藉著馬利亞向神祈福。
華人本土化的馬利亞與耶穌畫像(來源不詳)
真正把馬利亞尊崇為聖母的人是安瑟倫(Anselm,c.1033-1109)。安瑟倫在他所寫的"向馬利亞的禱告文",宣稱馬利亞是僅次於神的第二位聖者,因為至高神的兒子耶穌從她身上降生,並且藉著她哺育了人類的救主。因此,希臘文 Theotokos (God-bearer)便被用來尊稱馬利亞。不僅如此,安瑟倫認為救主能從她而出,馬利亞必是最蒙福的女人,她的純潔超越了天使,她的美善也勝過所有的聖徒。安瑟倫更說道:神是父,因衪創造萬有;而馬利亞則是所有得救之人的母親,因為救恩從她所生的聖子而來。馬利亞便在安瑟倫等中世紀基督徒的尊崇之下變成了慈悲的聖母。
另外,由於安瑟倫把神描繪為公義審判者的形像,而馬利亞為慈悲憐憫的聖母,在神與罪人中間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中世紀的基督徒便因而被導引向馬利亞禱告,因為馬利亞身為耶穌的母親,她的代求肯定更被神垂聽,更有果效。馬利亞便在安瑟倫的塑造之下,成為罪人在神面前的代求者。
最後,馬利亞也在14-15世紀被推崇為最具能力的保護者。當時的教會日漸腐敗,信徒對信仰教義不清楚之下,許多民間習俗的迷信觀念也被引進教會。特別當黑死病,天災人禍漫延時,人們更認定是邪惡的靈所發動的攻擊,他們便更積極的向馬利亞尋求幫助及保護,以對抗惡者。馬利亞也就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又多了一份能施法術神蹟保護人的使命!
中世紀的信徒對馬利亞的推崇實在太過度了,不論是聖母、代求者、或保護者都不是神給予她的使命或角色。馬利亞與我們一樣都只是一位平凡的人,都只是一位蒙恩的罪人。所不同的是她具有一顆謙卑的心,敬畏神及尊榮神的心志。這樣美麗的生命以及她的名言:"我心尊主為大",才應當是我們尊敬效法的榜樣!
(本文原載於筆者先前的部落格 12/27/2013)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