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14

你喜歡小組查經嗎?

Image
"你喜歡小組查經嗎?" 不是別人問我的問題,而是一個問題用來觀察海外華人教會弟兄姐妹對小組查經的反應。十多年來每週五參加團契聚會的觀察,我發現大部份北美及英國華人基督徒很喜歡小組查經。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小組查經聚會是團契成員岀席率最高的聚會;若聚會改為專題講座,出席人數會下降一些;若改為看電影或喝茶分享的聚會,則人數就更低。若一個月因故只排了二次小組查經,雖然團契弟兄姐妹也出席了另兩次的專題或特別聚會,總會聽到有人回應:我們小組的成員好像好久沒有在一起查經及分享近況,感覺彼此有點生疏了! 這裡所指的小組查經不是小組分享式的查經 --每個人輪流分享對這段經文的感想;不是小組式的講道 --由一位成熟的基督徒在小組裡負責講解經文內容;也不是遊戲式的小組查經 --先由組員角色扮演,之後分享個人對經文的心得。這裡所指的是帶領者以歸納式研經的方法,帶領組員一起以討論的型式查考一段經文。嚴格來說,以歸納式查經法進行的小組查經是以上幾種類型中最難的方式。它難,是因為帶領者除了必需嚴謹的先行查考經文,計劃如何帶領,還要能處理臨場討論時組員的各種回應。整個過程就像研究生在研討會上 present 一個 project 一樣,沒有充份的預備就下不了台。不過,它似乎沒有難倒弟兄姐妹喜愛這種方式的查經聚會。 歸納式研經的小組查經有點難卻又有吸引力。這結論促使我寫了一本書,試著把歸納式研經法的來龍去脈做個介紹,以書面的型式幫助基督徒裝備自己參與這份服事。多年的觀察,我也發現小組查經雖然適用於任何場合,它最適用的地方是教會的團契,為此,我在書裡也談談團契及小組的運作。這本書是我生平的第一本書,書名:《"你們給他們吃吧!" -團契及小組查經帶領手冊》基督使者協會出版,2014。"你們給他們吃吧!" 這句話是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之前回應門徒的話。以耶穌的話做為這本書的書名,期許有心參與帶領查經事奉的基督徒,以帶領查經為承接主耶穌而來的託付,以神的話為屬靈的食物餵養別人。 從屬靈傳統的角度看,小組查經不是現代人的產物,它源於三百多年前德國的敬虔主義。 雖然敬虔主義非常強調個人化的信仰,期待每一位信徒都能自己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他們卻相當看重小組查經,以弟兄姐妹互相支持幫助的方式查考聖經。 敬虔主義之所以發展出小組查經的事工,導因於當時德國路德宗...

女兒的榮譽別針

Image
"Cross & Crown" (女兒的榮譽別針) 我女兒在一所天主教大學讀書,今年(2014)五月即將畢業。該校的文理學院從1937年開始設立了一個榮譽奬名為"the Order of the Cross and Crown",每年頒發給少數應屆畢業生。由於是天主教大學,這個奬項所強調的不僅是個人優異的學習成果(crown),也看重服務人群的價值(cross)。能得到這個榮譽奬的學生除了大學三年半的GPA總平均必須在 A- 以上,也需參與社團活動或社會服務的貢獻。今年在約1500位文理學院應屆畢業生中,有69位獲選得奬。我女兒也在這69位之中,我很榮幸的出席學校的頒奬典禮。 典禮當中,名列這69位之首的一位男學生代表上台發表簡短的談話。這位男同學主修醫學預科(pre-medical),副修神學,也曾到非洲參與愛滋病的醫療服務。他試著從人文(神學)的角度分享他學醫的義意。他的眼界不單止於醫學的專業,還能從生命的價值及agape 無條件的愛去思考他在醫學領域的參與及貢獻,令我印象深刻。華人文化極少鼓勵子女修讀人文學科,更別說好不容易進了醫科,在如此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還去副修人文(神學)學科,真是浪費時間。我從這位學生看到人文素養對他的影響:它提供根基來發展自己的專業學科;它也提供資源,能用來和自己的專業學科對話。 除了學生代表的談話,典禮中也安排一位教授演講,他的重點在大學教育的目的 - "轉化"(transformation)。大學教育期待學生得到知識的熏陶之後能先轉化自己,進而貢獻自己轉化週遭的人及環境,為此,大學教育也需提供環境讓學生嚐試這種轉化的經驗。他的談話直接點出"Cross and Crown" 這個榮譽奬的意義及目的。他還感謝在座父母們的犧牲,才能讓這些學生學習轉化及成長。"轉化"及"犧牲"是這場聚會讓我感觸最深的兩個詞。 先談 "犧牲"。我想身為父母需要學習的不單是經濟上的犧牲以支付高昂的學費;更要學習的是對子女期待上的犧牲,才能給子女轉化的空間及機會。初入大學時,我女兒在同儕的影響之下主修經濟學。不到一學期,她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經濟、數理、或商學,加上統計學得了個C+,更讓她下定決心遠離經濟改讀哲學...